「羅醫師你好,久仰了。請問你遇過有人到了三十幾歲牙齒突然變長嗎?我最近照鏡子覺得牙齒好像變長了。」

「除了變長,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嗎?」

「牙齒好像有一點點鬆動,而且也變得比較敏感。是不是牙齒長得太出來的關係啊?」

「這樣的狀況聽起來可能不是牙齒變長,而是牙齦萎縮了喔。」

如果你照鏡子覺得牙齒變長,那可能代表牙齦萎縮了,造成牙根出來的部分增加,從視覺比例上感覺就像牙齒變長;而因為牙根暴露出來,牙齒也可能因此變得比較敏感,甚至有鬆動的現象。

那麼,什麼原因會造成牙齦萎縮呢?

 

一、牙周病

口腔內的牙結石充滿了細菌,會引發牙齦炎,使牙齦紅腫出血,如果沒有定期清除,便可能漸漸形成牙周病,使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甚至掉落。這些牙周病造成的影響一旦發生,通常並沒有辦法逆轉恢復,只能透過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來控制。

對於已經有牙周病狀況導致牙齦萎縮的人而言,如果能確實養成每日早晚正確刷牙、每天使用至少一次牙線、每半年至牙醫門診洗牙並做定期檢查的習慣,在好好控制口腔內細菌數量的情況下,牙齦跟牙齒也還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二、刷牙方式錯誤

刷牙太用力、刷牙方式不對,可能會使牙齦受傷出血,甚至萎縮。網路上教刷牙方式的文章跟影片很多,但「看過」不等於學會,更不等於做得對。使用軟毛牙刷,在就診時請醫師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刷牙方式,在離開診間之間確保你能夠每天早晚都用這個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牙齒,並搭配牙線清潔刷不到的牙縫。

 

三、老化現象

自然的老化現象所造成的牙齦萎縮,雖然不可逆,但是可以透過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來減緩老化的影響。門診中也會遇到七、八十歲仍有一口好牙的長者,只要養成好習慣,你我都可能做到。

 

四、牙齒矯正過程中施力不當

當矯正器的施力過強,或是牙套跟口腔的裝戴配合不佳,可能會導致牙齦損傷以及進一步的牙齦萎縮。在進行牙齒矯正前,請和經驗豐富的醫師充分討論矯正過程中如何控制牙齦萎縮的可能性,才能確保在矯正後擁有一口漂亮、健康、又能長期使用的牙齒哦。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