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傑醫師543】醫病溝通的重要性
哈囉,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醫病溝通」。
不管是看哪科的門診,你是否有時會覺得講了半天,可是醫師好像沒有聽懂我們在問什麼問題?在診間常會聽到病人說「醫生,你聽我講,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我要說的是別的。」這可能是你沒有把問題表達清楚,或是你說了,但醫師沒有聽清楚、或聽不懂。
醫師在聽到病人描述一個症狀的當下,腦中會同時出現好幾個可能的診斷與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如果醫師接收到的描述有問題,衍生出的診斷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效果也會打折扣。因此如何講出正確的問題,讓醫師真的聽懂你的問題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就非常重要了。
以牙科為例,怎麼讓醫師聽懂你的需求呢?
你說牙齒痛,我一定會問:「是吃東西痛、還是不吃也痛?」如果是吃東西痛的話,那有可能是牙周病,也可能是蛀牙;可是如果是不吃東西也痛,這時候可能真的是蛀牙,而且可能在急性期。所以我會先問你什麼時候痛。
有些病人會說:「我就是痛啊!」。然而,痛有分吃東西痛、不吃東西痛、還是吃很大力才會痛,這些重要的資訊有助醫師正確診斷出是牙髓病(神經受損)、蛀牙,牙周病、還是只是牙齦發炎。所以如何正確的描述非常重要。
牙痛的時候,如果醫師問你是怎麼樣的痛,你可以從「早上痛、晚上痛、睡覺痛、還是吃東西痛」這幾個方向來回答。
如果是睡覺痛的話,那也許是蛀牙了;如果是你平常都痛的話,那可能是蛀得很嚴重,已經不可逆,要考慮抽神經;如果是吃冰的、冷的、甜的會痛,我也會懷疑可能是蛀牙。有些人只有刷牙的時候會痛,那可能是因為牙齦肉萎縮,琺瑯質的部分暴露出來,在刷牙時會刷到交界處的琺瑯質與象牙質,或甚至是牙本質,導致對刷牙的動作很敏感。
通常可以講得越詳細、越準確越好。「詳細」指的不是鉅細靡遺地描述事情經過,像是「有天我走到一家在東區的餐廳,點了一份排骨飯,咬了一口排骨覺得很痛」那種長篇故事,而是詳細地描述「症狀」。例如一吃東西就痛、一刷牙就痛、一吃冰的就痛……等。
下次求診時,先靜下心來聽清楚醫師問的問題,然後詳細並準確地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描述清楚。與牙齒有關的問題有可能是牙周的問題、牙齒本身的問題、或牙齒神經的問題。透過詳細準確的症狀描述協助醫師正確地做診斷,就能更快地讓我們脫離牙齒問題帶來的不舒服哦!
【關於隱適美專家 羅士傑醫師】
大家好,我是 隱適美專家 羅士傑醫師,榮獲 Invisalign 隱適美®黑鑽級醫師認證,是業界知名明星御用的矯正醫師。結合全人健康與現代美學觀點,從牙齒排列、咬合穩定、口腔空間、頭肩頸壓力調節、臉部美學比例、以及數位微笑設計多管齊下,透過牙齒矯正協助病患找回健康、美麗與自信。
想了解更多關於牙齒矯正或隱適美大小事、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按讚、分享
現在訂閱!? https://pse.is/JMUGL
►隱適美專家羅士傑醫師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litedentdrlo/
►嶺先牙醫診所LINE@:@drandylo https://lin.ee/JQcKvCf
►嶺先牙醫診所:https://pse.is/HEXJ8
►IG:andylo77 羅士傑